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

11 月 . 16, 2023 09:06 返回目录

储能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可再生能源逐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储能市场呈现显着发展趋势。针对可再生能源规模不断扩大以及解决“弃风”、“弃光”等问题的需要,储能市场的建设认识到这一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7月1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新能源存储从早期商业化转向规模化发展,装机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并强调储能作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技术的重要性”并确保能源安全。

 

储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世界认识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80%以上来自化石能源的使用。中国作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高的国家,电力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中碳排放占比高达41%。随着碳减排压力日益增大,摆脱化石能源、推广清洁低碳能源对于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然而,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对天气条件依赖性强,表现出不稳定、波动性大的特点,这给匹配用户需求变化、保持电力供需可持续平衡带来了挑战。系统的平衡调节能力亟待提高,通过储能系统与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可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发挥负荷侧调节能力,打破电网的僵局。供应充足、成本低廉。国家能源局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储能装机容量将超过3000万千瓦,年均增速超过50%,为碳达峰、碳减排做出实质性贡献能源领域的中立性。

 

储能技术日益成熟,根据储能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别。这些类别包括机械储能(如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磁储能(如超级电容器储能、超导储能)储能)、电化学储能(如铅酸电池储能、锂离子电池储能)。每种储能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原理。

 

 

特别是随着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增加,储能的优势日益凸显。大规模随机、不可预测电力的涌入,导致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和稳定控制问题。通过集成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储能技术,可以实现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功率与能量平衡,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的利用效率一代。

 

 

借鉴国外储能市场的经验,储能的盈利模式日趋清晰。以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已形成纵向一体化内部结算、独立参与市场、租赁模式的盈利模式。这些模式可以通过峰谷套利、参与辅助服务、转让电站经营权价值等方式获得收入。

 

综上所述,储能市场的发展是由可再生能源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有效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推动的。中国为新能源存储的发展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认识到其对实现碳中和和发展的重要性。确保能源安全。储能技术先进、优势明显,有望彻底改变电网系统,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储能盈利模式的建立进一步强化其在能源领域的作用。

 

如有侵权将删除

参考网站:http://cnnes.cc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您可以选择在这里留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